您所在的位置:浙江信用卡 > 常见问题 > 正文返回首页
  • 理财产品销售乱象:银行片面强调收益率

  • 来源:网络 日期:2012-2-21 9:37:13 [字号: ] 分享 收藏 打印
  •   在银行理财产品日益火爆的同时,近日多家银行均爆出收益巨亏的消息。昨日,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市民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只看收益不看风险,而银行也片面强调收益,对风险避而不谈。

      投资标的少有公示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水果湖的某国有大型银行网点,银行大厅明显位置公示了近期销售的理财产品信息:“45天,收益率4.5%;99天,收益率5.3%……”

      记者随后来到该行理财窗口,询问近期有哪些理财产品销售,工作人员指了一下公示牌说:“上面写的有。”当记者询问,有没有更详细的信息时,该工作人员表示,你还要什么信息呢?上面公示的就是最重要的信息。

      随后记者走访了近十家银行网点,银行只公示投资期和收益率的现象比较普遍,市民购买时也是懵懵懂懂。

      在银行贵宾室,在客户经理的介绍下,市民李小姐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事后,李小姐告诉记者,她只知道买的是一款保本的理财产品,投资标的是什么她也不知道。“合同有十几页,没时间看完,也看不懂,就根据理财经理的介绍买了。”

      银行片面强调收益率

      目前,市场上的银行理财产品大都走“资金池”模式。但这个“池子”里面有些什么标的,银行多以“投资于多种资产组成的资金池,包括优质企业的收益权、信贷资产”等字眼一笔带过,并不明确公布。

      “我买了一款产品也是什么组合投资,投资债券、基金什么的,反正也是没弄懂。”市民小吴最近也买了一款理财产品,他告诉记者,当时购买时,银行的人就告诉他产品是保本的,收益率有5.2%,比定期存款高多了。

      记者在一家银行网点采访时,银行工作人员介绍一款预期年收益6.5%的债券型产品,当记者想进一步了解这些资金是买什么债券、投资比例如何分配时,该客户经理却称:“放心吧,产品是组合投资,以前也出过类似产品,都能达到预期收益。”

      此外,对于理财产品的风险,银行工作人员要么是客户不问便不提,要么是笼统或含糊带过,只重点谈预期收益,而且强调“最高预期收益”。业内人士提醒,市民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还是要尽量详细了解产品信息,再签合同。
  • 声明:浙江信用卡网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 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商城adv - 法律申明 - 联系我们 - 卡论坛
浙江信用卡网版权所有 IP备案号:浙ICP备07502361号
@2007-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