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浙江信用卡 > 常见问题 > 正文返回首页
  • 理财产品亏损风险不容忽视 表内产品相对安全

  • 来源:网络 日期:2012-2-21 14:50:23 [字号: ] 分享 收藏 打印
  •   目前国内理财市场处于“爆发性”增长阶段,在理财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投资者单纯关注收益,忽略产品本身设计缺陷造成的亏损风险不容忽视,如投资者对本身风险偏好不甚了解的话。会选择一些与自身资产、风险不匹配的产品,从而诱发投资风险,造成损失与银行的纠纷,如某行在2010年1月发售的第1期“高净值客户专属理财产品”于2012年1月30日到期,到期累计亏损16.45%,造成客户亏损的局面,另外还有多家银行前期也曾爆出挂钩风险市场产品的理财产品出现亏损消息。

      本编在工作中发现投资者对产品收益的关注度往往较高,而忽视了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一面,尽管目前很少有银行未兑现承诺的理财产品收益,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银行理财产品是一定保证收益的。比如较同业相同产品出现较高收益“预期年化收益率”的不确定性。

      本编建议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应对其产品投资标的有所了解,如果投资方向中出现高风险资产如股票、基金、大宗商品、汇率等风险产品,此类产品的收益不确定性会比较大。如果产品投资于国债、央行票据、信用债等固定收益低风险资产,产品的风险性就会较低,收益率达成会符合预期,所以投资者在看到高收益的时候,先不要盲目的跟风购买,应对产品类型、特点、投资方向、收益预期、市场风险等有全面的了解基础上再行选择,另外,当前信托类理财产品中其挂钩小房地产的超高收益产品应慎重选择。

      投资者最终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水平,选择相应的理财产品,一般情况下银行“表内”理财产品较“表外”会相对安全。此外,央行上周六宣布再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预示着未来央行的货币政策或将适度放松,流动性增强将使得票据贴现、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收益率开始下降。理财产品设计标的多以上述产品为主,届时收益会有下滑,并且短期内伴随步伐一致的加息通道将逐步关闭,从理财收益的角度本编建议投资者可考虑购买一年期左右的中期理财产品,坐享中长期产品高收益的稳定性。
  • 声明:浙江信用卡网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 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商城adv - 法律申明 - 联系我们 - 卡论坛
浙江信用卡网版权所有 IP备案号:浙ICP备07502361号
@2007-2012